认清风险承受能力,科学理性投资理财 |
2021-03-16 |
一、案例简介 90后的小张刚参加工作,收入虽不高但较为稳定,一直通过网上银行购买低风险理财产品(风险等级R1-R2)。2020年末看到身边朋友“买基”获得了不错的收益,就在网上银行随意挑选了一款网红股票型基金重仓买入,想博一个高收益。当银行APP提示小张该产品的风险等级已超出其风险承受能力时,他选择重新测评,在“家庭年收入”勾选了“100万元以上”,“投资经验”勾选“大部分投资于股票、基金、外汇等高风险产品,且有8年以上经验”,使得测评出的风险承受能力达到激进型,适合购买所有风险等级的产品。 近期,小张打算赎回基金用来结婚时,却发现基金净值大幅下跌,本金亏损达30%。 二、案例分析 上述案例中,导致小张“赔掉老婆本”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: 1.对风险与收益没有理性认识 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,小张对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认识不充分,为了追逐高收益而忽视了风险。 2.没有认真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风险承受能力测评能够综合投资者的收入来源、资产状况、投资知识和经验、风险偏好等因素,确定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,帮助投资者去识别符合其风险承受能力的金融产品。小张随意修改自己的风险测评问卷,以达到风险承受能力“虚高”的目的,购买了与自身投资经验、风险偏好并不相符的理财产品,可能出现自身无法承受的投资亏损。 3.投资前没有仔细阅读并审慎签署相关协议 股票型基金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,小张如果在购买前认真阅读产品相关服务协议及风险提示,做到“一问、二看、三匹配”,才能对此类产品的风险有足够的理性认识,做出适合自己的投资选择。 三、风险提示 投资者应不断提升金融知识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,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,投资理财时,一定要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产品风险等级,做到理性判断。 在购买金融产品时,应认真阅读合同,特别是风险揭示部分,了解权利义务,审慎对待合同签署、风险测评等重要环节,避免盲目跟风投资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