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惕非法“校园贷”,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|
2021-03-15 |
今天是“3·15”国际消费者权益日。亲爱的大学生朋友们,你知道吗?非法“校园贷”可能就潜藏在我们身边,时刻威胁着我们的合法权益! 一、黑心的非法“校园贷” 大学生小袁接到贷款平台广告,可以办理短期“校园贷”,手续简便,服务优质。小袁近期正打算换一部手机,怎奈囊中羞涩,于是拨通了平台电话,并按要求上传了身份证、学生证照片,还交了500元代理费。过了几天,平台告知贷款审批没有通过,小袁并未在意。又过了一段时间,小袁突然接到电话,说他有一笔巨额贷款未还,如不按期归还将直接影响到个人征信记录。小袁着急了,自己怎么就欠债了呢?原来,在办理“校园贷”时小袁提供的身份资料被不法分子冒用办理了贷款。等小袁明白过来却为时已晚,对方已消失得无影无踪。 无独有偶,媒体也曾报道在校大学生因无法承担“校园贷”债务而自杀的悲剧。 二、非法“校园贷”的危害 近年来,部分大学生旺盛的消费需求和超前的消费观给非法“校园贷”提供了可乘之机。这些非法“校园贷”背后隐藏着极大的危机,有的学生面对还款压力,选择“以贷养贷”,债台高筑;有的学生无力偿还,长期遭受暴力催债的骚扰,心理压力巨大。非法“校园贷”乱象丛生,严重侵害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。 三、怎样远离非法“校园贷” 一是养成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,让消费回归理性。“校园贷”的风行与不良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息息相关。一旦过度消费,资金断流,很容易落入非法“校园贷”陷阱。一定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、消费观,科学合理消费。 二是提高防骗意识,妥善保管个人信息。很多“校园贷”诈骗都是因为个人信息泄露,被不法分子盗用所致。要提高警惕,妥善保管个人身份证件和其他重要信息,防止被他人冒用。 三是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办理金融业务。要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,学会正确使用金融工具,如确有正常消费需求,应通过正规渠道借贷,切不可轻信非法广告,让非法“校园贷”钻了空子。
|